您的购物车目前是空的!
集思广益
公元223年,蜀主刘备去世,临死前,他把军国大事都托付给了丞相诸葛亮。
为了履行对先主的承诺,诸葛亮殚精竭虑,全心全意地辅佐后主刘禅,事必躬亲,任劳任怨。
当时,丞相府里有一个办理文书事务的主簿名叫杨颙,他看到诸葛亮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亲自过问,觉得这样太辛苦了,于是想劝他改变一下工作方法。
杨颙对诸葛亮说:“处理国家军政大事,上下级之间应该有不同的分工,不需要一切事情都亲自过问处理。”
随后,杨颙列举出一些历史上著名的例子,来劝导诸葛亮改变工作方法,不要管一些琐碎的小事,对下属应有所分工,从而节省时间和精力着重抓国家军政大事。
诸葛亮对杨颙的劝告和关心非常感激,但他总觉得不能有负先主的嘱托,感觉重任在身,许多事情不亲自处理不放心。
后来杨颙病死,诸葛亮非常难过,痛哭了好几天。为了鼓励下属参与政事,诸葛亮写下了《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》这篇文告。
鼓励大家主动发表政见。诸葛亮在文告中写道:“丞相府让大家都来参与议论国家大事,是为了集中众人的智慧和意见,广泛地听取各方面有益的建议,从而让我知道有些事情怎么处理效果会更好。”
这是成语“集思广益”的典故。
成语寓意,在执政治蜀中,诸葛亮总是虚心听取下属的意见,鼓励下属畅所欲言,勇于发表不同见解,在争论中获得正确的意见,以避免犯过错。
诸葛亮以诚挚的态度,虚怀若谷的胸怀,积极倡导“集思广益”,为国家的治理带来了诸多有益的意见和办法。
诸葛亮的做法揭示了一个道理:有些人恃才傲物,不愿请教他人,不愿承认别人比自己懂得多,这是一种非常愚蠢的心理。 成功者之所以成功,很重要的一点在于他们勤学好问,对不知道、不清楚的事总愿意集中群众的智慧,吸收他人有益的意见。
来自
标签: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