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iaogushi.com 聊故事

韦编三绝

孔子很小的时候,他的父亲就去世了。他家境清贫,无法像富家子弟一样受到良好的教育。

孔子热爱学习,用自学来获得知识。自十五岁开始勤学苦读,由于没有人教,在学习上遇到难题,去向懂点知识的人请教。他请教过当官的人,也请教过寻常老百姓;既向白发苍苍的老人请教过,也向头上梳着小辫儿的儿童请教过。孔子一心向学,虽然没有固定的老师,但悟性很高,在三十岁时便成为当地颇有名气的学者了。

古代春秋时期,纸张还没有出现,竹子成了制作书籍的主要材料。人们通常是把竹子削成一片片的竹签,轻轻把上面的青皮刮去,用火烘干后,在上面写字,称之为“竹简”。

竹简拥有一定的长度与宽度,一根竹简只允许写一行字,最多写几十个,少则写八九个。一部书的完成需要许许多多的竹简,书的内容全部落到竹简上以后,还要用极为牢固的熟牛皮细条,将这些竹片按照一定顺序编联起来,这样就方便阅读了。这样的过程就称为“韦编”。

一部书的完成,常常需要几十斤甚至上百斤的竹片。像《易经》这样的书,自然是由很多竹简编联起来,所以相当沉重。

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记载:孔老夫子「读《易》,韦编三绝」,“韦编三绝”指孔子勤读《易经》,致使编联竹简的牛皮带子多次脱断(韦:熟牛皮。韦编:古代用竹简写书,拿熟牛皮细条把竹简串联起来。三:指多次。绝:断的意思。韦编三绝,读书勤奋,多次把串联竹简的牛皮细条翻断了);

孔子到了晚年时期才开始研读《易经》。《易经》这部古书,是比较难读懂的,孔子下了很深的功夫,才把它完全读了一遍,还仅仅只是了解了它的内容。

接着,他读了第二遍,才掌握了《易经》的基本要点。

后来,他又读第三遍,这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较为透彻的理解。

自此,为了深入研读这部书,同时也为了方便给弟子们讲解清楚,孔子不知把《易经》翻阅了多少遍,串联竹简的牛皮带子被磨断了好几次,每次磨断牛皮带子,都要换上新的再读。孔子研读到了如此地步,还谦逊地说:“如果我能再多活几年,就可以把《易经》的文字与内容理解清楚了。”

成语寓意,孔子之所以成为影响中国几千年的思想家,很大程度上在于他兼收并蓄,勤于学习,取众家之长,成一家之言。

中国自古就崇尚读书,“韦编三绝”所颂扬的核心精神是学习应该勤奋。

其实,除了勤奋和刻苦,古人读书也很讲究方式方法。“韦编三绝”指的是精读,对要点、精神、实质有透彻的理解。苏轼也提倡一本书要反复读,但每次都要有不同的目的和重点。因为每次着眼点不同,收获也就不一样。而陶渊明则自称“好读书,不求甚解”,其着眼点并不是浮皮潦草,而是读书范围要广博,要讲方法,求效率。


已发布

分类

来自

标签:

评论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