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购物车目前是空的!
断齑画粥
范仲淹,字希文。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、文学家。他一生仕途坎坷,几起几落。
西夏反叛时,范仲淹重新被起用,他主动请求到战乱频发的延州任职。到任后他大阅州兵,加紧操练,积极防御,使羌汉两族人民安居乐业。
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,对陕西方面的战略,朝廷大都采纳范仲淹的主张。
范仲淹的名言是: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。他为京官时,许多人向他求教《六经》,特别是《易》学方面的问题。他时常把俸禄拿出来周济四方游士,而自己的家属有时则不能温饱。
范仲淹一生的业绩是与他从小勤奋学习密切相关。宋太宗端拱二年(989),范仲淹生于一个地方小官吏家中。不幸的是,他出生后的第二年,父亲就病死了。这一突然的变故使范仲淹的家境发生了急骤的变化。
母亲谢氏无法维持生计,不得已带他改嫁到淄州(今山东淄川县)一个朱姓人家。朱家庄北面有座山叫长白山,山上有座寺院名醴泉寺。这里山势险峻,寺庙又盖在山腰,绿树掩映其间,环境十分幽雅。
除了一年少有的几次佛会,人们很少上山,实在是读书人的理想之地。自幼好学的范仲淹十一二岁时约了一位姓刘的好朋友来到寺院,向长老借了一间僧房,专心读书,生活相当清苦。
范仲淹小小年纪,家境清贫,住在庙里读书,昼夜不息。在严冬季节,有时读书实在读得疲乏了,便以冷水浇面,头脑清醒后再读下去。
范仲淹日常生活十分艰苦,每日总是以两升小米煮粥,隔夜后粥凝固了,便用刀将粥一切为四,早晚各吃两块,再切一些腌菜佐食,就这样过了三年。
这是成语“断齑画粥”的典故,“断齑”指的是切碎的腌菜或酱菜,“画粥”则是将凝固的粥用刀划开分成几份来吃。意思是形容生活清苦,但学习刻苦。
成语寓意,这个成语不仅是对范仲淹个人精神的赞美,也是对所有在困难中不放弃的人的一种鼓励和敬意。
正是因为范仲淹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,将全部精力放在学习上,坚持不懈地刻苦学习,他最后终于取得了很大的成就,成为著名的政治家、文学家。
范仲淹这种坚韧不拔的学习精神值得称道的,要立断齑画粥之志,做事要肯于吃苦,这正是所谓的吃得苦中苦,方为人上人的道理。只有能够放得开,吃得了苦的人,才可以成功的做好自己所要做的事情。
来自
标签:
发表回复